對強制戒毒人員進行心理矯治的意義
作者:心拓科技 日期:2019-04-02 來源:湖北心拓 瀏覽:7886
摘 要:
吸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會帶來傷害,為了幫助吸毒者調節(jié)不良情緒,克服心理自卑,改變錯誤的認知和習慣。無論是家屬還是醫(yī)院,都應該盡全力去照顧他們,幫助他們健康的回歸社會。心理學的“習得理論”認為吸毒是一種長期的錯誤行為習慣和心理變異的行為障礙。
吸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會帶來傷害,為了幫助吸毒者調節(jié)不良情緒,克服心理自卑,改變錯誤的認知和習慣。無論是家屬還是醫(yī)院,都應該盡全力去照顧他們,幫助他們健康的回歸社會。心理學的“習得理論”認為吸毒是一種長期的錯誤行為習慣和心理變異的行為障礙。
吸毒者承受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折磨
病態(tài)性的生理習慣:吸毒者的心理與行為可以通過重復學習,逐步強化,使學習所得的行為固定,構成新的習慣行為。心理學上又稱之為“習得行為”,吸毒人員正是通過習得的尋覓毒品行為,不斷去獲取毒品,用來緩解中斷吸毒所產(chǎn)生的戒斷癥狀,以及獲得吸食毒品后的欣快感,日積月累,構成正性或負性的強化因素,終使毒品依賴成為習得行為模式。
除生理上的強化以外,在實際生活中,吸毒人員還要受到精神、心理方面的負性壓力。相對于生理上的強化而言,心理強化更不容易擺脫。吸毒人員在吸毒后,往往被家庭厭棄,或婚姻破裂,或朋友分手,或就業(yè)無望。由于這些因素的影響,造成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明顯的負性情緒,使他們對自己人生不再抱有希望,缺乏正面生活的勇氣,從而情緒低落,逃避現(xiàn)實。這些負性情緒有可能使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喪失戒毒的動力而一再依賴毒品,無法擺脫毒品的控制。
如何給予有力的心理輔導
吸毒者行為的矯正。加強對他們的行為養(yǎng)成管理和惡習矯正,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生活、學習習慣。主要措施是:
(1)對他們加強養(yǎng)成教育、體質鍛煉;
(2)通過心拓專業(yè)心理設備,音樂放松椅,聽輕音樂、靜坐反省、適當宣泄,開展文體活動等方式,使他們的生理和情緒壓力釋放;
(3)通過建設個體咨詢室與吸毒者談心交流、醫(yī)生關懷、團體輔導室進行團體咨詢等方式進行情緒安慰與心理輔導;
(4)運用心理測試軟件進行心理測試,做出分析,提出管理,教育矯治的對策和建議;
(5)通過課堂化教學、戒毒模擬等方式進行戒毒方法教育,使他們懂得科學的戒毒方法。
情緒調節(jié)。在家屬和醫(yī)醫(yī)生的指導和幫助下進行自我消極情緒調節(jié),主要方法有:
(1)理性思維法(利弊分析法),就是讓他們通過正確的手段和理性的思考,在辨別是非、利害關系的基礎上,對自己的矛盾心理和錯誤認識予以自我調適與矯治;
(2)借鑒參考法,就是借鑒他人的慘敗、得失和經(jīng)驗教訓,與自己現(xiàn)在的心態(tài)、想法對比,從而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3)情志轉移法,在情緒低落時有意識的把自己的注意力、興趣轉移到使自己快樂的事情上去的心理調適方法;
(4)自我暗示法(自我說服教育法),用自我安慰,自我教育、自我暗示、自我警醒等方法給自己啟發(fā)、示意和說服教育,解決自己的心理矛盾;
(5)忘卻法,學會和努力忘記自己的痛苦和失敗失敗,使自已內(nèi)心安靜平和;
(6)建立心理宣泄室,通過宣泄法(發(fā)泄法),運動、唱歌、哭泣、怒吼等特有形式將自己積聚在心里的痛苦、煩惱、委屈、懊悔和遺憾等情緒發(fā)泄出來的心理調適方法;
(7)交流咨詢,與親人、朋友和民警進行交流、咨詢,從而緩解和釋放心理壓力、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8)消除不良情緒互幫小組,在專業(yè)民警的指導下,建立情緒互幫小組,通過相互之間的安慰、開導、關心、幫助和提醒,消除不良情緒的心理調適方法。
如果家里條件不允許,或者家人沒有過多的時間與精力來照顧吸毒患者,最好是將其送到專業(yè)的戒毒醫(yī)院進行治療。
免責聲明:
本網(wǎng)站部分素材由客服人員采集于互聯(lián)網(wǎng),而本公司并不負責檢視本網(wǎng)站由其他用戶提供的內(nèi)容。因此,對于部分內(nèi)容所涉及之正確性以及著作權的歸屬,或是其合法性或正當性如何,本公司并不負任何責任。如本站轉載稿涉及您的版權,請速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 評論信息